1月18日上午,大庆二村居民张金保的家中,来了不少“红马甲”、“红帽子”,他们送来了米、油等年货,还帮着这家人收拾打扫房间。今年五十多岁的张金保肢体残疾,父母都已八十多岁高龄,父亲还长期卧病在床,张金保为了和家人方便互相照料,就和父母住在一起。因为没有收入来源,生活很拮据。春节前,一批社区志愿者们来到这里向这家人施以援手。
在大庆社区居委会,记者看到了一间特别的屋子,门前挂着“慈善超市”的牌子,推门进去,就能看到货架上摆着柴米油盐酱醋、棉被、保温瓶、扫帚、簸箕等生活日用品。在一旁的桌上还放着慈善超市物资入库登记簿、慈善超市分时存折。墙上还张贴着慈善超市章程、物品发放规定及标准、时分兑换一览表。
社区副主任孙虹说,“慈善超市”是一种社会互助模式,这个超市加入了“时间银行”的概念,志愿者将自己参与社区互助活动的时间折算成积分,记载在“分时存折”上,“存折”里的积分越多,可兑换的物品越多、价值越高。这种模式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志愿者作用,组织志愿者开展互助服务,促进志愿服务长效性,不断扩大志愿者队伍。
“困难群体可以直接获得慈善超市的救助,如果能为社区、为大家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服务,还会从慈善超市里获得更多。”孙虹说,社区的居民、低保家庭、优抚对象、特困家庭人员及因突发事件造成生活困难的居民,可获得社区发放的救助。社区居民通过在社区参加公益性劳动、活动等方式获取“时分”,并可凭“时分”换取慈善超市的物品。只要想为大家做点事,都可以直接报名,或者等待工作人员招呼。
社区居民张琴今年54岁,去年加入了志愿者队伍,“我们这个年纪出去打工,别人都不要了,只能在社区劳动,感觉自己还有点用。”张琴说,在社区干些简单的活,也不图别的,现在利用自己的空余时间做志愿服务,不但可以为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带来实惠、便捷,也是在储蓄美德和爱心。“我们也有老了不能动的那一天,希望到时也可以有人来帮助我们。”
“慈善超市这种互助形式,一方面鼓励了志愿者的服务热情,另一方面也使得志愿者的服务有了回报。对社区上下形成互助友爱的邻里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蚌埠新闻网记者 陈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