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是现代城市的细胞,小区的物业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百姓生活的“宜居度”。可以说,物业管理既事关城市品质,又直接关系到群众安居乐业。
近年来,随着我市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推进,物业管理在城市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愈发突出,也更加受到社会各界关注。但是当前物业管理工作有哪些症结?又该如何解决?在政协蚌埠市委员会十三届四次会议中,民革蚌埠市委提出了关于规范小区物业管理的提案。
现状:“管家”的水平参差不齐
“在城市的一个个小区中,物业管理可以称得上是现代居民的宜居‘管家’。这个‘管家’的管理工作看起来事不大,但管不好就是大事。”民革蚌埠市委有关人士介绍,为全面了解我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基本情况,民革蚌埠市委对此问题做过深入调研,掌握了我市小区物业管理的一些基本情况,并发现了一些问题。
目前,我市成立业主委员会的小区占比较少。由于小区前期业主委员会没成立,小区交付物业服务企业接收小区基建和配套设施时,不能严格按标准进行验收,导致小区在后继服务管理上基础建设问题层出不穷。部分小区在工程建设时配套建设会所、地下车库等功能性设施,在小区开发商移交小区物业服务企业以后,小区物业服务企业未经业主大会同意变更公共设施用途,严重损害了业主权益。
物业管理专业化人员稀缺,物业服务企业管理和服务水平不高。物业服务不规范,收费及使用情况不公示,对住户欠交和不交费的,物业公司甚至以停水停电相威胁。物业服务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健全。“服务不到位、维修不及时、收费不规范”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规范。特别是部分物业服务企业在服务过程中存在错位、越位,不能很好配合业主委员会开展服务工作,擅自退出小区管理的现象时有发生。
原因:物业费难收 缺专业人才
采访中,问及物业服务,市民和物业之间不免都有抱怨。一些市民抱怨:“管理质量不高、服务态度不好等等。”而物业管理公司则抱怨:“物业服务收费难、难收费。一些居民素质有待提高,高空抛物、不交物业费、毁绿种菜、不清理狗屎、楼道乱堆杂物,很多问题、矛盾其实都是业主自己制造的。”我市一家小物业管理公司负责人无奈地告诉淮河晨刊记者:“不是不想保持物业管理水平,但实在没钱。这几年,最低工资都涨了几次,光是请个清洁工,花的钱都比以前涨了不少。”
根据调查,目前我市实施市场化物业管理的住宅小区,物业服务费收缴率不高。而老旧小区则受客观条件限制,大多以开放式为主,而且基础设施差,配套不齐,有的建设规模、绿化面积小,普遍存在机动车停车位少、活动空间小的现象,推进市场化物业管理难度较大。
另外,虽然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但物业管理这一行业的专业人才仍旧匮乏,多数物业管理从业人员是从房地产、建筑、管理等行业转过来的,缺乏相关专业知识,这也直接导致了物业管理水平长期停留在中低档次。
建议:明确权属 全面提升素质
加强物业管理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物业管理消费意识,物业服务企业要按时公示、公开服务标准、收费及使用情况,让小区业主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引导和帮助广大业主树立正确的物业服务消费观念,明白权利和义务。物业服务企业要严格履行与业主委员会(业主)签订的物业服务合同,小区开发商和物业服务企业要明确小区财产状况,还要切实发挥好小区业主委员会的作用,加强物业管理企业服务水平,提高物业从业人员专业素质。
回复:出台《意见》 加强管理
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物业管理是一项民生工作,每年两会期间均有不少代表和委员提出建议和提案。面对我市当前物业管理的现状,根据代表们对我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提出的议案内容,结合全市物业管理普查情况以及调研结果,我市于今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物业管理工作的意见》,逐步建立市级监督指导、区级属地管理、街道(乡镇、社区)及居委会具体落实的物业管理新体制。
《意见》中明确了居委会(村委会)职责,协助街道(乡镇、社区)负责指导、协调和监督业主大会的召开和规范运作;成立物业服务中心,指定专人作为小区物业管理工作协调员,协助处理业主、业委会、物业使用人和物业服务企业之间的矛盾纠纷等。
《意见》里完善了工程质量保证金返还办法、建立了质价相符的物业服务收费机制,建立了物业服务收费保障机制。随着相关制度的建立,今后的物业费收费率将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物业管理将会逐步走向良性循环。该文件会进一步加强社区居委、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三方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建立由社区居委会牵头,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共同参与的物业小区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不定期通报有关情况,共同商议解决小区物业管理服务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