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髓救弟的95后女生杨蒙蒙,是2016年我市评选的新乡贤中最年轻的一位。在骨髓移植手术中,杨蒙蒙一家接受了社会各界的爱心帮助,如今,杨蒙蒙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树立起年轻人的榜样。
杨蒙蒙家住五河县新集镇赵场村,2014年,她的弟弟小顺被查出患有急性白血病。为了挽救小顺的生命,父亲杨大永开始了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他多方打听,苏州一所医院可以进行骨髓移植手术。经过骨髓配型检验,杨蒙蒙和弟弟的骨髓配型半相合,这意味着可以做骨髓移植手术。“为了我弟弟,我宁愿放弃高考,舍弃一切!”时年就要参加高考的杨蒙蒙坚持由自己为弟弟配型,并坚决反对让爸爸做配型,因为高额的手术费用,还需要父亲去筹集。少女捐髓救弟的事迹经本报报道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人,在各方捐助帮扶下,手术如期进行并且很成功。
面对社会上好心人的帮助,杨蒙蒙由衷地感慨:“我感受到了社会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在我们家遇到困难的时候,这么多人出手相助,我以后有能力也会把爱心传递下去。”
出院后,杨蒙蒙参加了当年的高考,由于耽误了太多的时间,考试成绩不是很理想。此时,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伸出了援手,主动联系上她,送来慰问金,并向她正式发出邀请:如果来学院上学,将免去她三年的学费,并提供助学金和勤工助学岗位。杨蒙蒙喜出望外,当年被该院录取。
入学后的杨蒙蒙学习刻苦努力,热爱所学专业,尊重师长,与同学相处融洽,还担任班级的团支书和经管系青协的副会长,并积极参与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开学时第一个报的就是青协,感觉这样能有机会报答别人。”杨蒙蒙觉得欠别人的太多,总希望找机会回报社会,只是现在自己还是个学生,能为他人为社会做事的机会太少。
在室友的眼里,杨蒙蒙是个非常友善和“忙碌”的人。在宿舍里抢着干活,除了学习还要在图书馆做勤工助学挣一份工资,但她对自己又是相当的“抠门”,平时吃的饭菜都是最便宜的,从来没有买过化妆品和高档衣服。杨蒙蒙说,她每月最多只花500元。按理说,每月有学校的资助,加上两位社会好心人每月定期1000元的帮助,她完全可以对自己“好一点”。但杨蒙蒙却说:“家里欠着不少外债,弟弟还有五到十年的观察期,父母亲在外地打工很辛苦,能省点就省点。”言语很轻,但出自一个95后的女孩之口,听后让人心酸。
在图书馆勤工助学岗位上,杨蒙蒙的表现也非常出色。“杨蒙蒙在工作期间能热情周到地为前来借书的同学服务,值班期间只要有时间就把图书整理归类码放整齐,把卫生打扫得干干净净。”图书馆老师说。
杨蒙蒙的懂事远不止这些。对长期资助她的牛奶奶,蒙蒙总会抽出些时间,买上水果和牛奶到她家里探望,帮忙做些家务;龙子湖区东山老年公寓也是蒙蒙经常去的地方,在那里,她帮助老人整理房间、打扫卫生,陪老人聊天。
如今,已经进入实习期的杨蒙蒙来到了无锡,和在无锡打工的父母和弟弟团聚。目前,她一边工作,一边帮助父母做家务,以减轻他们的负担。有时间,杨蒙蒙还会回到老家,看望90岁的奶奶。 蚌埠新闻网记者 苗成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