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金娥原是经开区孙郢村村民,去年搬进了回迁房龙湖嘉园小区。“厨房里燃气到家,洗菜、洗碗的脏水可以直接排到下水道,真方便!”说起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她从“厨房”打开了话匣子。像余金娥一样,更多的居民将住进新家。今年,我市计划新开建安置房超2万套。
2017年,我市在安置房开建和安置上,继续掀起热潮。记者日前从市政府第63次常务会议上获悉,今年省下达我市安置房建设计划为“安置房开工20000套、基本建成10000套”。
今年,我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将四处开花,每个县区都有新安置房开工建设计划,总共为25000套(含货币化)。其中,禹会区、龙子湖区和淮上区分别为5200、4600和4300套,排在前三位。
在备受关注的城区新开工城市棚户区改造安置房建设中,含货币化安置在内,滨河花园A、C地块棚户区项目计划开工约2500套,雪华路两侧棚户区改造项目计划开工约1300套,柴油机厂安置房预计在800套左右。与此同时,石油站宿舍周边棚户区、淮河烟厂宿舍、东航校棚户区等项目也有计划安排。
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我市加大推进货币化安置力度,安置方式逐步实现由实物安置向货币化、购买商品房安置方式转变。根据计划,今年,我市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不低于70%,此举也将进一步提高国开行贷款使用率。
据悉,在货币化安置方式上,主要是采取“现金支付”和“利用社会房源安置”方式,以第二种形式为主,即政府与棚改居民签订补偿协议,通过市场筹集房源、政府组织团购、开发企业让利、棚户区居民自主购买。
“十二五”期间,我市共改造集中连片棚户区(城中村)185个、92972户;安置房开工1184万平方米,竣工886万平方米,逾6.2万户居民实现“安居梦”。2016年,我市回迁安置16000余户,多层次、全覆盖的住房保障体系给了征迁户更多的选择。
民生之要在安居。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改善困难群众居住条件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一个个棚改项目建设,改善的不仅是市民的居住环境,城区市政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也随之不断完善。蚌埠新闻网讯(记者 周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