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当地媒体报道后,不少吃过此装饰公司亏的消费者在网上对其进行了大量的控诉。 其中有一网民李先生称“此装饰公司的装修合同也存有陷阱”,并且还出示了合同原件照片。业内人士仔细查看了装修合同后直言:“可以肯定地说,这是有陷阱的,吃亏的只会是消费者。”为了警示消费者还对此装饰公司的合同陷阱进行了一一剖析。
陷阱 1责任双方变三方风险转嫁消费者。
“实质上是既包工又包料的,但是在装修合同中装修材料的责任主体却变成了业主,这对业主非常不利。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 这其实就是很技巧性的把消费者责任加重了。
在李先生提供的装修合同中,内含多份文件,对消费者风险最大的是《家庭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合同》、《施工合同补充协议》以及《内购材料供应合同》。“这三份合同单独看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放在一起看就有很大的问题了。”这三份合同中,甲方都是消费者,乙方却出现了两个不同的公章。 施工合同乙方公章是:*** 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分公司,内购材料供应合同的乙方则是***家居中心有限公司。
施工合同中明确注明“乙方包工,甲方包全部装饰材料”,即所谓的“包工不包料”。但是后面的内购材料供应合同中,甲方预算报价书中的材料项目100%在***商场内购买。“实质上是既包工又包料的, 但是在装修合同中装修材料的责任主体却变成了业主,这对业主非常不利。 ”
点评。
“本来是消费者和蚌埠装修公司两方关系,如今却变成了三方利益关系。”业内人士认为,这其实就是很技巧性的把消费者责任加重了。比如施工合同中规定,“由于甲方或乙方原因致使工期延误,每延误一日由责任方向对方支付工程总造价千分之二的违约金。”举个例子来说,3万元工程总造价,若材料没有及时送到延误工期,责任由消费者承担,需要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分公司支付60元/天的赔偿。而消费者却很难找***家居购物中心进行索赔。
陷阱2自己监管自己跟没监督一样。
作为本公司的员工,来监督这笔钱的使用, “这条规定显然不合理,我很少见到这样的委托方式。这跟没监督一样。 ”
第二份《施工合同补充协议》中,注明 *** 采取“清包工、陪购材料”的形式,但据李先生反映,选好主材后,其他的辅材全部交给了施工队长。如果缺什么东西他直接负责买就行了,没钱了他会通知我,然后我继续往储值卡中打钱。在该协议 “关于材料供应的约定” 中,“如果甲方没有时间到现场验收材料, 则委托乙方施工队长代为甲方清点验收签字”。
“简单地说,施工队长既可代表消费者决定买什么东西,送货时还可以清点验收签字,这笔钱基本上就是在由施工队长支配。”业内人士表示。
那这样的储值卡使用,否有受到第三方的监督呢?
点评。
在该协议“资金储值卡的管理和操作”中,我们可以看到,储值卡由乙方决算部的四名工作人员对储值卡进行统一管理。蚌埠装修公司业内人士表示,这相当于消费者在商场买东西,把钱充到储值卡上,这些决算人员,就相当于是商场的员工,来监督这笔钱的使用,“这条规定显然不合理,我很少见到这样的委托方式。这跟没监督一样。 ”
陷阱3材料频超预算“哪家返点高辅材买哪家。
内幕人士透露:“哪个厂家给施工队长返点高,就买哪一家的,反正辅材也看不出来品牌。 ”
在李先生的整份材料中,清单上面也标明了所使用材料的品牌和用量。而在结算清单上面,地板、木门、封窗等大部分的材料品牌都已经变更。 预算和结算的金额也相差几万元。
在施工合同补充协议里,注明材料如有改变应征得消费者的同意,在内购材料供应合同里,也规定送货如有变更,应征求消费者同意。但验收材料时,施工队长可以代替消费者签收。
点评。
“也就是说,材料变更了,一旦你不在场,装修公司装修队长可以签收代表你同意变更。”业内人士表示,“随意变更材料,消费者的选择权以及知情权根本无法保障。”
而为何材料变更如此之多?
一位曾经在蚌埠装饰公司工作过3年的内幕人士告诉记者,“这很常见啊,哪个厂家给施工队长返点高,就买哪一家的了,反正辅材也看不出来品牌。 ”
针对李先生提供的装修合同,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专家表示这些问题是很常见、很具有代表性的。 因为这些合同陷阱设得很巧妙,不仔细反复地去看是发现不了问题的。所以说并不是大多数人所想的“反正有合同和清单在手上呢,难不成还怕他毁约、增价啊?”现在问题的关键不是毁约和增价,而是给了你合同和清单,你却发现不了问题。 所以家里还未着手装修的业主你们在和装修公司签合同时要留个心眼了,别让装修公司把自己变成一只交出主动权的羔羊。